万字长文“控诉”父母?亲情的结要靠我们主动去解

2018-03-12

  一边是市级理科状元,北大学生,美国排名前50大学研究生的“开挂人生”;一边是12年不回家过春节,“拉黑”父母,写万字长文历数成长过程中,父母对自己“过度关爱”、“肆意操控”的“情感孤儿”。


  如此矛盾又冲突强烈,王猛的故事让人唏嘘。在澎湃新闻网上,针对此事的评论已多达2千多条。有人认同王猛,认为父母过度的关爱与管教对孩子是不可承受之重,会伤害其身心,就要像王猛一样坚决抵制;也有人认为王猛性格有缺陷,将人生不顺的责任推卸给父母,忘了父母多年的抚育与关怀,是不成熟、“情商低”的表现。


  父母子女间的关系,如此让人“意难平”,以至如鲠在喉不吐不快,一方面,是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逃不掉、挣不脱的人伦亲情,我们渴望也需要父母的关爱、肯定、鼓励。即便是王猛的“控诉檄文”,也难掩对父母之情、家庭之爱的渴求;另一面,很多人在父母那并未得到想要的关爱与慰藉,或者父母给予的态度、方式不能为子女接受。子女对父母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,就是在这种“期望”与“给予”的失调中产生的。


  代际差异,或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因。王猛父母在事业单位上班,生活在单位大院,且王猛又是独子。这些因素叠加,让其给予下一代的就是强调稳定、过度保护、忽视人际交往等带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教育。而王猛是80后,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,正处社会剧烈变革,人的思想观念得到解放,个性发展、人际交往、团队协作等能力与品格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。加之性格关系、沟通不畅,父母子女间,极易将代际差异激化为代际鸿沟、代际矛盾,甚至代际怨恨。


  探讨与纠结父母与子女谁对说错,往往会陷入“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,但你改变不了我支持父母/子女的立场”的怪圈,毕竟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,但直观感受都如此强大,难以改变。所以,与其要在谁是谁非上争论出个子丑寅卯,不如先搁置争议,探讨问题的解决之法。


  首先,双方不妨多点同理心与站在对方立场的心态。王猛的父母承认教育方式不妥之处,也有一些反思,但多只停留在个别事件的浅层次上,认识不够深刻与系统。而王猛呢,太过于注重自我感受,很少站在父母立场、为父母设身处地思考。他想进修心理学,试图用科学的力量纠正自己心态的失衡,这点很好。但也要看到,作为现代人,基本的同理心与共情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品质,哪怕是面对父母。


  其次,有效沟通才是解决之道。王猛对父母的反感、绝望,到最终的决绝,是在漫长的成长岁月里积累的,但这种痛苦只是他“一个人的战争”。从一开始,他就放弃了与父母及时有效坦诚的沟通,任由事态一步步朝着最坏的境地发展,当自己忍无可忍时再站出来指责发泄,对父母是不公平的;其父母没有觉察到孩子情绪与心理上的变化,也难逃失职之嫌。试想,如果王猛尝试对父母说出自己的感受,或许今天的他不仅是“学霸”,还是个心理更积极阳光的青年。


  有人说王猛父母那样的家长,在孩子身上强势惯了,很难被改变。但在双方没有做出努力前,就下如此评断,有失公允。若真到了那一步,王猛再另做打算、开启新生活也不迟——别以为与父母决裂,痛苦的只有父母。从另一个角度看,王猛自己也很有可能为此背上沉重的道德伦理枷锁。


  很多人能理解王猛,与自身经历有关。但实际上,比王猛笔下更“不合格”的父母并不是没有,只不过,多数人要么选择了逃避、忍让与迁就,要么通过自己的努力化解。而后者,才是亲子关系的正确打开方式,“任性”地决裂或能解一时之气,但于事无补。


  现代社会,固然不提倡对父母无条件服从的愚孝,但对父母的理解、尊重,也应当是现代人与文明社会的底线。站在子女的角度,当相处方式与父母的关爱让你不适,积极沟通化解是义务也是责任。对于王猛来说,眼下,自己的心境被父母了解,父母也表现出了和解与反思,双方何不摒弃前嫌,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好好谈谈呢?


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

在线预约

whiteReserve
0750-3853528
whiteQQ
redQQ